去年以来我国车市价升量增的好景目前已经难以为继,许多车企的车型价格在库存加大的情况下出现较大松动,与此同时,车企的原材料价格却在上升,尽管目前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不小的升幅。在产品价格回落、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双重挤压下,车企的盈利空间将被压缩,中低端品牌生产厂家的业绩将受到较大考验。
今年一季度,我国车企的销量延续去年以来的高歌猛进势头而屡创历史新高,相应地,业绩增长也达到极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3月,我国17家重点企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37.46亿元,同比增长86%,而盈利增长更高,同比增长了155%,累计利税总额达到823.58亿元。身处其间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更是迅猛,其中,上海汽车一季度整车销售89.18万辆,同比增长63。61%,而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58.96%;同处“四大”之列的长安汽车同样是业绩暴增,一季度创纪录销售了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684.48%。
不过,一季度车企的好日子在进入二季度后受到了挑战,量不再升、价不再涨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去年以来刺激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力度在减小,同时去年我国车市超常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销量,在一季度销量惯性增长后,二季度销量开始回归正常增速,4月我国汽车产销已降一成。整体销量冲高回落,但整车企业的产能扩张却并未止步,基于去年车市高增长环境而制定的2010年高销量目标,目前并没有调整的迹象,这导致整体库存加大。虽然车企的表观库存并不大,仅有55万辆,但若算上终端库存,已接近一个月的销量,再增长就濒临库存警戒线。为去库存,大部分车企的车价开始松动,4S店的让利促销也是风生水起,除Q5、途观、高尔夫等极个别车型没有价格优惠外,其它车型价格已不再坚挺,如马自达6、凯美瑞等降价幅度达到3万元。
当然,目前大部分车企还处于观望阶段,通过促销、让利等活动来试探市场的接受程度,大面积的降价潮并未显现。但分析人士表示,伴随终端库存加大并向车企传导,加上以量为纲左右车企产能,两因素叠加之下,降价可能是较佳选择。目前已降价的车企取得了较为理想效果,这如同在大盘3100点进行减持,虽会回吐部分利润,但总比2600点进行杀跌损失要小得多。
在销量回归正常增长态势而价格难以坚挺的情况下,车企盈利能力则要视另一个变量——成本的脸色。由于去年以来车企所用原材料基本在低点锁定,因此影响正面。而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在不断上升,虽近期有所企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不小涨幅。以车用冷轧板为例,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价格基本在每吨7000元,而去年平均在5500元左右,最高点仅为6000元,虽然车企通过规模采购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相对去年而言,涨价将不可避免,成本上涨也会在此后的业绩中显现。
上有原材料涨价压力,下有产品降价压力,双向挤压,车企利润将受到较大影响,分析人士表示,一季度很可能是全年业绩高点,目前看,二季度业绩超过一季度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