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付出了“不可接受的代价”,对于许多不幸的家庭来说,即将到来的这个星期日又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1月18日,今年的“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如约而来。
2011年,联合国启动了“道路安全行动十年”计划,从2011起至2020年止,其目标是拯救全球500万人的生命。此项计划侧重于重大风险,包括:超速;酒后驾驶;使用移动设备分散注意力;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以及不使用儿童约束系统。该计划要求改善基础设施,进行创新。全球计划还包括照料受害者,包括受害者的抢救、治疗和长期康复。该计划还要求彻查碰撞情况,以避免更多死伤。
为帮助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和伤残,由布隆伯格基金会资助的全球10国道路安全项目正式启动,总金额1.25亿,持续5年,中国也被列入其中。
据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伙伴中国项目主任丁保国介绍,2007年至2011年间,我国总计35万多人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今年1至7月,因酒驾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我国平均每天有5人死亡。即便是每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过去5年间,我国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人数仍然超过其他国家。
人口基数庞大固然是个客观原因,酒驾、超速和疲劳驾驶却是我国交通事故高发的三个主要原因。据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王声涌介绍,中国道路交通伤害一直呈上升趋势,60年间道路交通伤害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90倍和115倍。3/4的致死性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在公路,其中主要发生在二三级公路,高速公路车祸死亡人数逐年递增,2010年比1995年增长10倍。
王声涌建议,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起一个安全的道路交通系统,涵盖道路、机动车和道路使用者三个方面,并强制对宿主的行为进行法律干预,包括严格执行酒驾和醉驾入刑。
王声涌的呼声与一些人或许存在鲜明的反差:今年10月,当公安部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之后,质疑者不乏其人,许多人认为公安部对驾照规范过严。尽管有专家出面诠释机动车司机经过专门的法规和技能培训、考试,在社会交通参与者中属于“强者”,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果,因此要从严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但释疑者寡。
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还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理解长期局限在对汽车产品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认识上,与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所应有的整体、科学、健全的理念相距甚远。
创立“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是一种手段,在缅怀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同时,这一平台对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天,全球有近35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成千上万人受伤,导致家庭破碎,青年人的未来化为泡影。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15至29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让我们响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值此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之际,我们要动员所有方面——从城市规划者到汽车设计师,从决策者到道路使用者——尽其所能,以改进道路安全。我们缅怀那些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大家行动起来,去挽救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