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又过上了增产不增利的日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该协会监测的国内17家重点车企营业情况中,7家企业利润总额为负增长,1家企业亏损。这说明在当前车市的艰难复苏进程中,车企的“钱途”仍然不太妙。
近期车市将进入淡季时间,而来自石家庄、杭州等城市的汽车限购政策信息,是继北上广之后,汽车限购在普通省会城市进一步蔓延,为市场再度泼上一盆冷水。统计数据还显示,近期汽车出口也骤然降温,5月份录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恢复以来首次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种种迹象显示,目前车市走势仍然扑朔迷离。
重点车企增产不增利
据中汽协会统计,1-4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17家重点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5%和10.1%,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1和2.5个百分点。
利润数据则
要暗淡许多,1-4月,在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9家企业利润总额高于上年同期,7家企业利润总额为负增长,1家企业亏损。
4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为1800.58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比3月末下降2.6个百分点。4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成品库存资金为756.44亿元,同比下降9.4%。
车企增产不增利,说明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幅度高于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目前车市呈现销量上升而销售额下降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3.2%。但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作为拉动内需主力,汽车销售额增速的下滑也拉低了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据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原因,是包括进口车在内的高档汽车销量的“失速”,而拉高整体市场销量增长的是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轿车。从一季度海关统计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的汽车类进口约21.6万辆,同比下降26.7%,进口额89亿美元,同比下降29%。一季度月均整车进口约为7万辆,而去年是每月10万辆,下跌幅度高达30%,加上价格的下跌,由此对汽车销售额造成较大影响。
限购向普通省会蔓延
汽车限购风潮则仍然是悬在车市上的一把利剑,现在限购风潮正在向普通省会城市蔓延。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于近日印发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石家庄计划5年内淘汰全部黄标车,并提出了控制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初步建议方案。根据该方案,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购买第三辆个人用小客车。
而在6月初,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布了《浙江省城市交通管理若干规定(草案)》。草案第17条称“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可以根据权限对小汽车等车辆采取限行、限停、提高停车收费、新增牌照额度控制等具体措施。”这意味着浙江省为各大城市实施汽车限行、限购政策开启了政策空间。但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并没有关于汽车限牌的具体部署,各市也没有实施“限牌”的明确计划。
大城市汽车限购的此起彼伏,反映了汽车保有量急速上升之后,给城市交通和环保带来的压力。实际上,相比北上广较为立体化和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目前普通省会城市的交通体系仍然较为平面,更加无力应对日益加剧的汽车拥堵情况。而一旦更多的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无疑将进一步对新车消费造成冲击。
“国家说限行、地方搞限牌。”汽车分析师崔东树说,针对交通环境压力,国家的政策是限行。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但是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实施限购政策。这其中的原因有权威专家已经作出剖析,因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工业项目,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税收畸重、消费环节的税收畸轻。因此容易造成地方一方面招商汽车项目、一方面限购的怪现象。
汽车出口骤然降温
车市近期的另一个利空消息是,近两年持续上涨的汽车出口,近期遭遇骤然降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汽车企业出口为8.64万辆,比上月下降3.4%,比上年同期下降16.1%,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恢复以来首次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5月出口40.2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3%,比1-4月回落7.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国内市场增速。其中乘用车出口24.5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商用车出口15.6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8%。
当月车企出口普遍回落。汽车出口的领军企业长城汽车,5月的出口量只有6000辆,环比回落1000辆,降幅超过14%。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出口同比下滑的具体原因现在还不好说,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他认为,目前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中国品牌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不够大等因素,是一直伴随着中国汽车出口存在的。“这些原因不是从今年5月份才有的,这一信息是否说明了一些问题,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