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用手机,已经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出乎许多人的一般认识。
开车打手机,虽然早被禁止,但还有人置若罔闻,这不仅仅是违反交通法规,更是对生命缺乏敬畏。
不只打电话,
看短信、刷微博同样违法
《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令禁止“驾驶机动车过程中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驾驶员一旦违反规定将被处以罚款50元记2分的处罚。安全条例实行两月时间,效果如何?
6月25日,记者来到济南天桥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请值班民警帮忙调取视频监控,看看是否还有驾驶员开车使用手机。通过近10分钟的视频巡检,记者并未发现有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民警告诉记者,“新条例施行后,驾驶员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开车用手机的行为明显下降。”
近几年济南交警对“开车用手机”一直在大力查处,济南市中区交警大队曾就此类违法行为进行过记录。当时民警选取了济南市经四路东口西向东方向,一个小时内就抓拍近40起开车打电话的违法行为。“更多的是看短信、刷微博、聊微信的。”市中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民警称,“开车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看短信等这些行为同样具有危害性,不仅会造成压车拥堵,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于来不及采取措施,更易酿成事故。”
记者了解到,以前交警部门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开车打电话的驾驶人进行处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或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结果是经常遭到对方以未打电话为由拒绝配合执法。济南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和以往相比,济南市确定“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为违法行为这一规定,实际是对此前法律条例的细化,目的就是方便执法,明确了开车时不仅不能打手机,还不能看短信、刷微博等以手持的方式使用手机。
开车用手机比酒驾更危险
边开车边玩手机,导致注意力分散,极易引发事故,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开车打手机的行为也被比喻成“与死神通话”。
去年8月的一天,济南滨河南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比亚迪轿车撞上一位老人,老人因抢救无效身亡。据驾驶人称,当时他驾驶车辆沿着滨河南路由西向东行驶,行驶至板桥东侧时,放在旁边的手机滑落了,他随即在行驶过程中低头捡手机。等他抬起头来看到行人再刹车时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地撞了上去。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济南天桥交警曾经做过实验,司机在驾驶时按一下手机,再抬头看路面,平均用时3秒钟。如果车辆以40公里的时速行驶,低头这一瞬间已经开出去30米左右,这种行为相当于“盲开”。
有机构研究表明,现今酒后驾驶并不是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第一“杀手”,开车时用手机比酒后驾驶危险性更大。开车时使用手机,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后驾车慢30%,开车打手机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时高4倍以上。有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手机则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罪魁祸首。
取证困难易出现扯皮
虽然济南市对开车打手机的行为有了明确处罚规定,但还有一些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会出事,甚至玩起了“花招”。记者曾经乘坐一辆出租车在路口等红灯,司机的手机正巧响起,只见他放下头顶的遮阳板,挡住自己的头部和耳边的手机,尽情地聊起来。直到绿灯放行才匆匆挂断手机,收起了遮阳板,继续行驶。司机在和记者聊天中得意地说:“开车用手机会被交警抓拍,用这种方法还没被罚过。”面对这种情况,交警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也坦言:“对于开车打手机等交通陋习进行执法查处,固定证据是一大难点。”
记者在交警部门指挥中心采访时,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一位驾驶员,他在等红灯时一直低着头向方向盘下方看,值班民警告诉记者:“这位驾驶员很有可能是在玩手机,但通过视频又无法准确记录下他的违法过程,这种情况就很难处罚。”民警告诉记者,要形成执法证据,要采集的照片一般会有4张,1张为汽车车牌号放大图片,其余3张为记录违法过程的图片,图片组合起来形成证据链,“特别是在汽车行进过程中更难清楚地锁定证据。
“低头发微信等行为比较隐蔽,不像接打手持电话可以直观地看到。而且,大部分司机看到交警后,都会立马改正,这也说明多数司机是‘明知故犯’。”交警介绍,对于“低头族”处罚时现场取证和固化证据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扯皮。
据了解,高清电警系统正陆续登陆济南市市区的主次道路,对交通违法行为电警抓拍也将更为严密,以为路面没有交警就不会挨罚的驾驶员将难逃高清电子眼的抓拍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