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 Uber 还是滴滴快的,打车应用 App 们,终归要迈“动态加价”这道坎。
“动态加价”来了
8月7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夜袭北京。由于暴雨和积水带来了大量地区出现了交通拥堵,导致打车需求激增。滴滴快的监控平台显示,7日19时至20时,这一小时内的用车呼叫量较前一日同比增加56.18%。面对这种局面,滴滴快的紧急上线仍处于测试阶段的“动态调价”智能调度系统。
和滴滴快的合并之前,大肆补贴司机并发放打车券形成鲜明对比,在业界向监管部门呼吁审查滴滴快的“垄断”无果之后,滴滴快的开始小心翼翼引入市场的“动态加价”,收获了一些用户的骂声。最近有媒体报道指出,乘客不满加价太多。
有消费者表示,在非用车高峰期时,动态加价不能接受,“至少我要知道为什么要加价,加价的理由是什么。”消费者质疑,滴滴快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如此加价,并不给乘客讨价还价的机会。
滴滴快的安抚用户的策略
对于“动态加价”,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本质是让市场实际的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的波动。”据该公司透露,8 月 7 日暴风雨当晚,从 18 时到 22 时,北京市区滴滴快的平台上专车快车的叫车成功率提高到了 82%,而在往常暴雨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不到50%。换句话说,暴风骤雨当晚,滴滴快的“坐地起价”之后,叫车成功率提高了 32%。果然在刚需求面前,“动态加价”让乘客搭到了车,让司机有钱赚,让滴滴快的赚到了更多的钱。看起来,的确是个三方共赢的结果。
当然,用户对加价时间和数额的不满,也要安抚。对此,滴滴快的方面称,目前“动态调价”系统仍在测试和优化当中。有关“动态加价”,当然也少不了诸如《滴滴快的动态调价 暴雨夜助北京70万人出行》之类的报道。
“敲竹杠”的 Uber
滴滴快的并不是这个世界上首创叫车 app 的公司,早在两年前,大名鼎鼎的 Uber 就曾经因为在纽约的一个大雪天里“坐地起价”(车费高达 7.75 倍),被美国用户起了一个更难听的名字——“敲竹杠的混蛋”(price-gouging assholes)。
当时 Uber 面对用户批天盖地的批评,反驳的观点也和今天的滴滴快的如出一辙:高溢价有助于司机接单,让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用户使用到这项服务。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那 Uber 此举为什么还会扯上“敲竹杠”呢?1986 年,经济学家 Daniel Kahneman 和 Jack Knetsch 和 Richard Thaler 在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即便是在相近替代物同样可用的情况下,在资源紧缺的时候提高价格仍旧是不公平的”(raising prices in response to a shortage is unfair even when close substitutes are readily available)。
回到本文开头,8月7日当晚,笔者乘坐返京的列车抵达北京南站,正巧遇上了暴风雨。在“坐地起价”的滴滴快的上叫车无司机接单之后,选择乘坐北京公交 106 路,北京南站上车,东四十二条下车,到站投币:四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