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出行平台疯狂砸钱补贴用户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的当下,滴滴和Uber日前颇为默契地选择在同一个业务上“下血本”。
近日,Uber推出了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力度最大、参与城市最多的一次全民拼车行动。3月23日,12个优步可拼车城市在指定区域使用优步拼车,打车价每程封顶仅9.9元(低于9.9元按实际价格收费)。
在此之前,Uber的拼车产品“人民优步+”已经实行了大幅度打折,还推出了包括拼车最低5元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服务。
相比之下,滴滴的补贴政策是在此前宣布推出针对旗下快车业务的“闪惠行动”,用户在选择快车业务时,可享受最高五折的优惠。这项优惠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陆续上线,随后会覆盖到更多三四线城市。
而这背后,在“专车新政”尚未正式落地之前,滴滴和Uber在拼车业务上的积极布局一度被业内解读为,以多元化来抵抗专车业务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Uber的“人民优步+”史上力度最大促销活动的第二天,滴滴今日对外公开了一组“快车拼车”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滴滴出行在全国的15个城市已有超过8320万人次使用了“快车拼车”,目前“快车拼车”日均订单已突破157万。
滴滴快车运营负责人孙枢提供的数据是,滴滴“快车拼车”的全国平均拼成率已超过65%,在一些拼车文化流行的城市,高峰期平均拼成率可达80%。
“对于滴滴来讲,拼车肯定是我们想大力发展的产品。但是对于营销活动,我们需要计算这个活动所在城市的承受力,保证拼车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希望因为大量营销导致乘客叫不到车。”
而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此前公布的数据是,“人民优步+”每日的拼车人次已达数十万量级,其中在许多城市拼车订单量已占总订单量的一半以上,早晚高峰期的拼车订单比例呈较快速度增长。
拼车业务的技术背景是通过大数据算法,将路线相近、同方向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帮助乘客拼车共乘,分担费用。
对此,有技术人员透露,计算1000个拼车订单,对于系统造成的压力是计算等量非拼车订单的10倍。但用车平台需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将订单的成单情况通过APP推送给用户,这对于平台的大数据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从数据量来看,一个更大的数据量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源,数据越多才能更好地提高匹配度,核心是由整个平台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整个平台的需求。”在孙枢看来,滴滴和Uber在拼车业务上的差异之处是滴滴出行平台拥有更大的数据量。
按照滴滴出行昨日公布数据显示,该平台日订单突破1000万,折算下来每秒完成115个订单,成为国内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