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章

查行情

查询方式:按品牌 按车型 按国别 按用途

当前位置: 浙江车网 >汽车资讯> 资讯版 > 车界动态 > 车界动态

聚焦三大课题 丰田交出进博答卷
www.zjchewang.com 时间:2022-11-10 来源:浙江车网
浙江电视台汽车投诉:18805712261 汽车投诉QQ群:41027032浙江车网团购4群:79993242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商业展。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本届进博会“首发”“首秀”。
 
    作为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商品之一,汽车一直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本届进
 
    博会上,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以“开放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立足于建设美好的未来社会,聚焦当下“环境”、“交通”、“老龄化”的课题,设立“环境”、“智能交通”、“Mobility for All”三个展区,展示与中国产、学、研等各界企业和机构深度、持续合作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对于未来的全新提案。
 
    一直以来,丰田以“量产幸福”为己任,扎根中国社会,持续为中国社会做出贡献。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就以超越汽车行业的视野,通过贯穿整个汽车产业链和社会广泛应用场景的技术、产品、服务等展示中国美好未来社会建设的新提案和新举措。
 
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 bZ3(左)、 bZ4X(右)
 
让低碳出行触手可及
 
    2020年9月,中国首次对外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这一承诺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在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绿色发展”的潮流。
 
    丰田秉承“环保车只有实现普及才能真正为环境做贡献”的理念,希望能够为消费者的低碳出行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目的、不同使用场景,自由选择兼顾“可持续发展与实用性”的出行服务与产品。
 
    自1997年发售了世界首款量产油电混合动力车(HEV)普锐斯之后,丰田持续推进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氢燃料电池车(FCEV)、纯电动车(BEV)的研发与普及。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丰田希望通过全方位电动化产品布局,在为顾客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同时,构筑能源多样化的移动出行社会。
 
    作为奥林匹克和残奥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丰田全方位电动化车型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工作之后,携最新技术和产品亮相进博会,展示丰田为保护碧水蓝天、为碳中和贡献力量的决心和全方位举措。
 
    同时,在中国市场,丰田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产学界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共同勾勒未来低碳出行的新蓝图,推进全方位电动化战略,助力实现碳中和,构筑能源多样化的移动出行社会。
 
    此次,丰田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SUV bZ4X与首款轿车bZ3首次同框亮相。丰田在中国这个全球发展最快、最先进的电动车市场,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双擎混合动力技术的最新成果——新一代(第五代)THS混合动力系统也首次展示。这是丰田拥有20余年技术积累的双擎技术的再一次升级,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其中,bZ3是由丰田、比亚迪和一汽丰田三方联合研发的车型。为了更好地匹配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丰田派出100多位设计、生产、技术、品质控制等领域的工程师,与比亚迪及一汽丰田的工程师们高效协作、优势互补,实现了全新的融合与升级。
 
    在HEV及PHEV领域,电池方面丰田一直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混动系统也被广泛搭载在许多中国企业的产品上;BEV领域,电池方面丰田与CATL和BYD开展积极合作,和BYD的合作还包括BEV整车的共同研发等。
 
    通过深度绑定中国本土研发和供应链,并不断在研发、制造等领域进行新的创新和尝试,人们看到了丰田在电动车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感受到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型的决心和底气。
 
    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
 
    在推进全方位电动化战略的同时,丰田也积极推进氢能的普及,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届进博会上,燃料电池车MIRAI在北京2022冬奥会之后再次亮相。其中,111辆曾作为奥运贵宾用车的MIRAI将在中国部分城市投入社会化运营。今年年末首批限量进口的50辆MIRAI也将通过广汽丰田在中国销售。这是在乘用车领域,氢燃料电池车深入走向中国消费者日常使用场景的重要标志。
 
    载货量大、行驶距离远且使用频率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商用车被认为是氢能源的最佳使用场景。在商用车领域,自2019年起,丰田就在中国全面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从产、学、研各个领域持续扩大、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朋友圈,共同努力实现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本土化研发,生产符合中国客户所需要的产品。丰田联合中国合作伙伴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化普及和发展,完善了中国专用氢燃料电池(FC)系统从开发到市场投入以及服务的全流程体系建设。
 
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TL Power80及搭载该系统的氢燃料电池轻卡
 
    本届进博会上,丰田展示了最新的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产品TL Power80。此次展出的TL Power80是继TL Power100后最新的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具备高性能的同时,兼具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寿命长达30000小时。搭载了该系统的轻型卡车也同台亮相,作为与中国商用车厂商合作的成果,不久将会活跃在物流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政策风向所指,随着促进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已经在该领域深耕和积累多年的丰田,正处于兵强马壮的强盛阶段。在氢能源领域大力投入的丰田,希望共同构筑氢能源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市场氢能应用的长远发展。
 
为智能出行“添砖加瓦”
 
    为了实现“交通事故零伤亡”这一终极目标,丰田通过不断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希望构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安全移动出行的社会。
 
    本次展会中,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纯电动个人移动工具COMS也是第一次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区亮相,目前正在联合清华大学面向L4级别自动驾驶进行研发和区域实证实验。此外,丰田与小马智行的最新合作成果——赛那Autono-MaaS也首次在中国亮相。这是双方将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于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成果。
 
    在日新月异的国内汽车市场,自动驾驶新技术落地的速度远超想象,为不少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会为未来安全绿色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丰田快速迭代下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将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搭建添砖加瓦。
 
助力出行“无障碍”
 
    近些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成熟与升级,汽车早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一台冰冷的铁皮机器,而成为消费者彰显个性、表达情感、实现自由追求的一个伙伴。
 
    丰田一直秉承“START YOUR IMPOSSIBLE(向不可能说不)”的精神和“Mobility for ALL”的企业愿景,为全社会提供自由移动,实现可持续共存。在残疾人、老年人等在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的当下,丰田一直积极思考有效应对老龄化引起的各种课题,并积极推进无障碍出行领域的事业。
 
    日前,丰田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捐赠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使用的238辆无障碍车,活用北京冬残奥会遗产助力残疾人无障碍出行。同时,丰田积极推进福祉产品研发,此次带来了帮助行动不便人士自由出行的赛那豪华福祉版、无障碍露营车以及多款福祉用品。此外,还有帮助行动不便人士感受驾驶乐趣,搭载了手动驾驶辅助装置的GR Supra。丰田希望携手相关机构,听取用户声音,改善产品和服务,力争未来提供更多样、更贴合用户需求的移动出行服务。
 
赛那豪华福祉版
 
    2019年,丰田和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学院,共同致力于包括老龄化领域在内的研究。此次最新研究成果“移动医院”首次亮相,“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得以实现,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问题给出了新的方案。
 
    在丰田看来,未来汽车企业的任务将不仅仅停留在“造车”“卖车”的初级层面,丰田希望通过自身的技术发展,为未来汽车安全出行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丰田对于养老问题的深耕,能够唤醒更多人对于老年人出行的关注,而这一领域未来也将在丰田的引领下,成为潜力巨大的发展蓝海。
 
    未来,希望丰田能够继续秉持开放的姿态,携手中国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为实现“所有人都能自由移动出行的社会”而努力,为保护中国的蓝天贡献力量。

*如果向4S店订购或咨询,请一定要说明是从浙江车网看见的,这样您可以得到最大的优惠。
您的信息会得到保密,不会对外公开。

作者:厂商供稿 编辑:潘强 关键词: 丰田 进博会
已有 0人参与 查看点评我要评论
  • 点击图片换一个验证码
 
更多>>热门团购
更多>>团购排行榜
团购车型 团购数量 参加报名
330680
161035
623
途观 511
A4L 399
392
蒙迪欧 294
朗逸 266

关于我们 | 广告案例 | 欢迎投稿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网站提问

Copyright © 2008-2012 zjche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车网 浙ICP备11030959号-1(原浙ICP备0801881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30076